2022-12-19 13:5429
0
第一步:看琴的形状
琴制上,要符合最基本的规范;形体上,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常规款式有很多;
比如仲尼、伏羲、神农、落霞,都是比较大气的,有些带个性化的款式,如师旷、连珠、此君、伯牙、绿绮等。
不管什么款式,在琴的各部位的比例上,首先要看上去协调,比如琴额、琴颈、琴肩、琴腰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有哪一部分的尺寸比例特别刺眼,那么显然是不符常规的审美视觉要求的。
第二步:三个基本问题(抗指、打板、沙音)
◆抗指:是指岳山过高或者弦离开琴面过高,使得左手按弦手感偏紧,感觉难以按弦落面,影响演奏。
◆打板:是指琴弦离琴面过低,在琴弦散音震动凸碰到琴,产生杂音。
◆沙音:是指琴面上有某处不平,使得左手按弦时突然弦震动时碰到琴面,一起和乐音产生杂音。
“前容一~指,后容- -纸”,这时古人是对于古琴斫法的弹奏上的最基本要求。
第三步:听声音
◆听散音音色,从第一弦到七弦依次而拨,听有没有明显不统一的音色(音 量突然偏小、偏细;音色突然偏亮,偏暗? )
◆听按音音色,从一弦到七弦,可以在九徽、七徽处每根弦都按一下,一般来说,散音各弦音色统一,按音应该也是会统一。
◆散音和按音对弹(八度或同度应合音),听散音8按音的音色是否统一。
◆左手在各徽位之间走动(进退),演奏走手音,主要是测试走手音余音的持续度,一般要求以中等速度,三拍,走动三组八分音符,尚有余音能听到,可以。
◆匀:三频的均匀度是相当重要的。左手按音在低频(徽外到十徽)、中频(十徽到七徽)、高频(七徽以右)三处的按音,分别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一种是音色不统一;一种是力度点不均匀:比如九徽中频区好,低频曲单薄无力,或者低、中频.都好,高频区声音偏细或偏闷,都要注意。
◆听泛音。
古琴的泛音,首先检查泛音点的徽位位置准确,其次,再检查音色,音色要求是清亮,透彻,尤其在接近岳山或龙龈的一、二徽或者十到十三徽,泛音的出声要仔细检查。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