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6 15:0331
0
学习这件事情,其实简单的来说分为几个步骤。1.了解;2.前提工作;3.尝试开始;4.作用(目的)5.好的榜样;6.深度学习。
当然,这是我个人总结出来的,如有异议可以随时提出共同探讨。
就以上的步骤,对应系统的学习古琴,依然分为六个步骤。在这里我就不把每一条的内容太详细化,否则这篇文章会太长,大概引导一个方向。
一、了解
了解古琴的发展史和了解古琴的琴人琴曲。这两点是很重要的,不少同胞对古琴的认识是特别模糊并且还特别有趣的,来自古装剧的认识居多,其次是将古琴当成法器修仙的认识,再其次是在某茶馆听到的古琴背景音乐···
因此古琴在现代人的理解和作用上发展出了另一条道路,并没有错,但是试想文人雅士、帝王将相、竹林七贤对古琴的热爱以及寄托予古琴的信仰,现在的人们究竟知道多少?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此崇高又是为何?那么现在人们又为何将古琴如此神话?归根结底,了解甚少。古琴是门乐器,乐器就必定有它的音乐语言,如果语言不通,结果就是只能玄乎其玄了。
二、前提工作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先学习一点乐理知识,当然这个是建立在你想“系统”的学习,最好是认识基本的节奏类型和视唱练耳。因为减字谱(古琴谱)没有标注节奏,因此这要求你需要有良好的音乐审美和掌握风格能力。当你听到一首好听的音乐处理,这时你想模仿,当然你可以盲目地模仿,但若想将好的东西成为自己的,最好是清楚他采用的方法(节奏类型、韵律处理);其次古琴是无品乐器,所以对于音准要求是很高的,有些同学甚至琴弦都调不准,弹出来的曲子又能如何好听,所以学习视唱练耳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三、尝试开始
古琴的开始是认识减字谱与左右手技法的同时学习。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坚持学习是作为“开始”最好的方法。提醒一点,若是自学的人,建议不要盲目不要心急,多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是这个手型为什么是这个指法,也就是多自主动脑学习。当然,若没有良好的教学视频和教材,建议不要轻易自学,基础相当相当重要,你能否得到好的发展全看基础底子。
四、作用
之所以强调作用,是要告诉自己不要起反作用。一个坐姿的作用、一种技法的作用、一首练习曲的作用、一次呼吸的作用、一点留白的作用等等。这些都贯彻了整个古琴学习的过程,我亲眼看着许多学生边学边丢,这就是没有明白每一步学习对自己的作用。总言而之,弹琴的整个过程是放松的,但是精神不放松,如果胳膊手臂或者身体有不适,那说明技术出了问题,需要调整。
五、好的榜样
学习乐器最好或者说一定要有好的琴友、好的老师、好的音频录像。有一个共同探讨的琴友,你们能互相解决很多学习的问题也能起到督促练琴的作用;有一个好的老师顾名思义,只要能说清楚的事情,一定不说半句废话,都是干货性质的授课,把好的技巧传授给你,至于这首曲子会是什么感受自己体味,好的老师需要给学生时间思考;音频录像当然最好是老琴家了,确实音响效果不太好了,但我们是要学习其中的韵味以及音乐理解。
六 —— 深度学习
带着所有前面的收获和积累,继续学习。学习乐器的过程一定是循序渐进焚膏继晷的,枯燥么?怎么可能没有,我连砸琴的冲动都有过,但是热爱,不让我弹琴一定会更难受。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你静下心来了,你无数次问自己是否还要坚持,结果一定有某个不可名状的理由让你坚持或放弃。曾经有句话说,感兴趣的才能学好,而让我说,是学好了才有兴趣。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