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传统曹派古筝艺术

满月无暮皆是温柔

2018-02-22 10:35阅读23评论0

传统曹派古筝艺术技艺精湛,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它的主要特点:一、有一套完整的、内容丰富、百听不厌、独具风格的,并以河南板头曲为主的优秀筝曲。二、有自身独特的演奏技法。三、具有与乐曲内容完美结合的独特音色。四、有完整的、独特的、自成体系的变奏。五、每首筝曲的演奏富于歌唱性。


我国古筝艺术有很多艺术流派,河南派是较大的流派之一。河南当代古筝艺术是以曹东扶为代表,因他加工整理了大量的河南板头曲为优秀筝曲,又创作改编了许多高质量的筝曲。同时,他对古筝艺术造诣较深,技艺精湛,特色鲜明,并将河南筝曲带至我国的高等学府,并由国内走向国外,因此大家都称之为曹派。


传统曹派古筝艺术的主要特点是:一、有一套曲目完整,内容丰富,百听不厌,久演不衰,独具风格的优秀筝曲,这些筝曲是以河南板头曲为主,内容上可分为写情、写景及根据民间音乐、戏曲曲牌素材加工的筝曲。


在传统曹派古筝艺术写情的筝曲中,有大量取材于人民大众所熟悉的历史故事,抒发爱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思想内容。这些大气恢弘,且多带悲愤、哀怨,速度徐缓而凝重。如《苏武思乡》、《陈杏元和藩》、《陈杏元落院》、《孟姜女》等。《苏武思乡》一曲,运用了曹东扶先生独创的大颤、小颤、密摇手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苏武深沉、忧郁、苦闷及对祖国眷恋与向往的心情。


传统曹派古筝艺术中,还有许多根据人们耳熟能详的民间爱情故事创编的曲目。像《刘海与胡秀英》、《恩情》、《思春》等。这类曲子柔情似水,委婉缠绵,惟妙惟肖地展现了陷于情爱之中男女的执著和欢娱。


由于传统曹派古筝艺术使用的是金属弦,使得古筝的音色具有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穿透力强和灵秀等特点,这就为演奏旋律跳跃、欢快明亮、表现人们喜悦心情的乐曲增添了色彩,像《上楼》、《下楼》、《闹元宵》、《闹五更》、《小飞舞》、《荡秋千》、《变奏秧歌》,就是这类东西。其中《闹元宵》一曲,描写建国后元宵之夜,人们当家作主,敲锣打鼓,喜庆节日的情景。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