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传统古筝曲的曲体结构

满月无暮皆是温柔

2020-03-30 09:44阅读23评论0

传统古筝曲的曲体结构一:大套曲与大调

大套曲与大调,都是68板的乐曲。前者为潮州弦诗乐,后者为汉调丝弦乐。大套曲由头板、拷拍、三板三个部分组成。三板是骨干谱,头板是慢板,由三板曲调延伸而成;拷拍则是三板的节奏变化,以么板为其特点。大调曲则是由头板、中板和紧板组成。头板是慢板,由调骨延伸而成。它没有拷拍和三板,中板一般为调骨音。有时中板不是该曲的调骨,而是别的乐曲中板与其联辍。紧板则不固定,不是每首大调曲都是有紧板的。

传统古筝曲的曲体结构二:二板曲与串调

潮州弦诗乐“二板曲”与汉调丝弦乐“串调”均属非68板的乐曲,板数参差不齐,少者十板,多者一百几十板,来源多渠道,有的是本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有的是戏剧音乐派生出来,有的是佛曲转化而来,有的是原来的南北曲牌等等,不一而足。

传统古筝曲的曲体结构三:连套曲

两首以上的乐曲,联缀在一起演奏,称为连套曲。由多首不同乐曲组合后,改变了原来的曲体结构,丰富乐曲情绪变化。这种结构,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被相对固定下来。这个特点在潮州弦诗与汉乐弦丝乐中均十分常见。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