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孩子练古筝的兴趣,就在这4处失误中悄悄溜走!

古筝网

2024-10-13 10:15阅读3578评论0

在许多情况下,扼杀孩子对音乐兴趣的罪魁祸首,往往是我们频繁使用一些所谓的“真理”来要求和指导他们。


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它们可能导致损害孩子对音乐及古筝学习的兴趣:


01.

练习的误区

孩子们往往以完成作业的心态去练习,而不是出于个人兴趣。

他们重复练习,却不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他们以考级为目标,而不是为了在舞台上呈现精彩的表演;他们追求熟练,却未曾以演奏得更美为目标去练习。

这种机械式的练习方式,使得孩子们无法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乐趣,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从而逐渐失去对音乐的兴趣。


02.

督导的误区

家长采用“严格”的督导方式,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通过“诱导性谈条件”的方式督导,使学习变得功利化。以“炫耀性”的心态和方式参与家庭教育,使孩子对自己的认识产生混淆,认为自己是炫耀的工具。

这种过度的监督和压力,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压抑,还会让他们觉得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享受。


03.

考核的误区

孩子们仅仅为了考级而学习,一年中只练习考级曲目。

家长和学生都只将考级作为目标,从未真正享受过弹奏古筝带来的音乐愉悦。

这种以考级为导向的学习方式,使得孩子们无法真正体会到音乐的美妙和乐趣,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学习音乐是一种任务,而不是一种享受。


04.

表演的误区

孩子们未曾体验过舞台表演,缺乏与观众共鸣和获得认同的机会。

即使有机会上台表演,也未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反而增加了紧张和压力。即使有过表演经验,由于表演形式单一,孩子们也未能体验到荣誉感。

这种缺乏表演机会和体验的情况,使得孩子们无法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乐趣,反而会让他们觉得表演是一种压力,而不是一种享受。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