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9 20:17368
0
少了考级的压力,孩子们练琴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很多孩子在考完十级后彻底与古筝“绝缘”,碰都不愿碰,古筝成了家里的摆设。
于是乎,他们的学琴生涯就被永远冰封在了那一刻,时间一长,留在头脑里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少。等到想起来要展示一下十级能力的时候,才发现,所谓的十级能力早已过期,自己拥有的就只剩下了一张曾经的十级证明和那段有些模糊不清的艰苦回忆。
1、为什么“十级魔咒”很常见?
学业压力增大:随着孩子进入高年级,课业负担显著增加,导致练习古筝的时间受限。
家长认识误区:很多家长将十级视为古筝学习的终点,认为一旦考过十级,孩子就已经学成,无需继续学习。
考级与实际能力不符:有的孩子主要强化练习一两首曲子,只是为了通过考级,这不能全面反映真实演奏水平。真正的演奏能力,需要广泛的曲谱学习和多样化技巧的掌握。
2、难道十级就真的是学琴的封顶吗?
网络上对于十级的古筝定义是业余水平的最高级,但也只不过相当于音乐学院附属小学3-5年级的古筝水平而已。意味着通往专业高度的道路依旧漫长且充满挑战。
当你手握十级证书,我们更应视其为音乐旅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非终点。
这就好比一场马拉松,选手不可能一口气跑到终点,所以可以把赛道划成几个小目标。每实现一个,就准备向下一个出发。这样跑起来,可比没头没脑的前行带劲多了。
好多人都说,尤其是孩子们,课业压力大,练琴时间就被砍了又砍。时间不够用,就越发觉得无力,慢慢就变得讨厌练琴。这时候,放弃看起来像是最好、最轻松的选择。然而,通过运用时间管理的小窍门,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我们完全有能力克服这一困境,避免轻言放弃,持续在音乐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3、考完十级如何继续提高水平?
练琴可以“少”,但不能“停”
在面临时间紧迫的情境下,可以适度调整练琴时长,但千万不能全然荒废练习。"一日之懈,自知其短;再日之疏,师必觉异;至于三日,邻里亦能察其异状。"古筝演奏关键就是“手感”,疏于练习的话,手感就会变得生疏,那就要花更多时间重练。
正如利刃久置不磨,终将锈蚀一样,过了十级如果没说要参赛,时间又安排不过来,那就可以在减少练琴时间的同时,利用碎片时间,尽量让每一次练习都有效,实现最大化的练习效果。
懂“梳理”也懂“回顾”
尽管十级过后,我们已无需面对考级的压力,但回顾并巩固音乐基础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它作为我们学习音乐过程中的坚实基石,其深度决定了我们音乐素养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唯有基础牢固,方能在音乐领域内稳步前行,避免因根基不牢而遭遇挫败。
通过系统地回顾与梳理音乐基础,我们能够更为清晰地规划未来的学习路径,明确学习目标与计划。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巩固已学知识,还能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很多人在考完十级之后就找不到目标和计划了,深入反思与梳理音乐基础,或许能够为其带来新的启示与方向。
知识面要“广”而“深”
在古筝等级考核过程中,受限于考试内容与形式的限制,往往难以全面覆盖音乐知识。因此,考级结束后,需要学生自主去拓展和挖掘。
部分学生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弹琴的各项技能与信息,正是因为他们在课余时间不断拓宽视野,广泛涉猎相关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实践,逐渐形成了对古筝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减少因迷茫而浪费的时间。
此外,深入理解作曲人的创作意图,对于古筝学习者而言至关重要。它能够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同时也能够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避免因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产生放弃的念头。
选择一把好乐器,提高练习效率!
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就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声音。一把好的乐器能够发挥出更加清晰、饱满和悦耳的音色,让你们的演奏充满魅力。
当你使用一把高品质的乐器时,学习将变得更加顺利。相比之下,质量较差的乐器可能会因为音准不稳或发声难度较大而影响你们的练习。一把好乐器能够为你创造更好的练习环境,让你更快地掌握技巧,取得更明显的进步。那么对于习筝者有哪些古筝推荐呢?下面就给大家一些参考。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