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0 13:40317
0
为了见证唐筝东渡的回归
为了让世界聆听炎黄大音
为了中日筝文化的学习交流
这一盛事,承载了行业的责任,传承的担当,荣誉的使命
和你一同成为传承与交流的代表,与有荣焉
音乐无国界!
第四届国筝大会暨“琼花杯”古筝交流艺术周来到了日本·大阪!
2017年8月17日部分比赛现场:
当晚19:30“盛世琼花 筝行天下 中日古筝交流音乐会专场”在日本拉开帷幕。
音乐会主持人:贺子倚
首先由菊春友莉絵、勝井粧子、久保山有莉、菊友愛安希、菊羽友久美子等六位给大家带来《樱花》。这首作品是水野利彦根据日本同名民谣改编而成,是一首唐传筝曲,由唐筝独奏。改编为筝曲的《樱花》,描绘了樱花盛开时节,富士山秀丽的景色以及游人愉快的心情,展现出一幅日本民族的风俗画。
KOTO重奏《樱花》
KOTO重奏《樱花》
KOTO重奏《樱花》
《茉莉花》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系江苏民歌。源自于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 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今天这首《茉莉花》是勝井粧子、菊妙友人美两位老师特意准备。选手们为了表达对两位老师的感谢,全场合唱茉莉花。
KOTO二重奏《茉莉花》
KOTO二重奏《茉莉花》
菊妙友人美、菊友愛安希、久保山有莉表演的第三个节目《五段砧》是江户时代的筝曲,原曲是地方歌谣、三弦琴曲“四段砧”,与光崎检校二重奏筝曲很像。以砧(捣砧)声回响的秋夜,来表现秋月的情景。全曲由五段构成,每段节拍相同。1~4段是生田检校作品的四段砧。而第5段的前半段借用了名曲“六段”的第五个乐章。
KOTO重奏《五段砧》
KOTO重奏《五段砧》
樊慰慈老师给大家带了一首他自己改编的《邓丽君》。邓丽君(1953-1995)是第一位能红遍海峡两岸三地,进而风靡日本与东南亚的台湾歌后。她的歌喉甜美亮丽、气质清新脱俗,一生所唱数百首歌曲涵盖多样化风格及语言,多能深植人心、蔚为经典。此曲创作于2010年,作曲者从近代社会文化上的互动与变迁为角度创作此曲,主旋律并未引用邓丽君所唱的歌曲,仅传达对这位绝代歌后的印象与情感。
樊慰慈演奏《邓丽君》
随后,成莉老师演奏了古筝曲《夜深沉》。作品是王中山先生通过同名的京剧曲牌 《夜深沉》改编而成。《夜深沉》为一首京剧牌子曲,以昆曲《思凡》中《风吹荷叶煞》曲牌为基础,经过京剧琴师的加工改编而成。
成莉演奏《夜深沉》
下面的一曲《千鸟の曲》是由麻植美弥子和她的女儿理惠子共同演绎。这是吉沃检校的作品,《六段调》和《春海》等作品广为人知。此曲从日本古书中采用有关千鸟的元素作曲而成。
KOTO二重奏《千鸟の曲》
麻植美弥子
理惠子
终曲是《战台风》。《战台风》是由古筝演奏家王昌元作于1965年创作的一首反映码头工人英勇战胜台风的筝独奏曲,塑造了码头工人英勇奋战台风的英雄形象,讴歌了工人们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由成莉、陈音、陈文英三位以三重奏的形式进行演绎。
成莉、陈文英、陈音演奏《战台风》
成莉
陈音
陈文英
日籍演奏人员认真聆听
音乐会结束后大合影
在三位老师的重奏下,中日交流音乐会专场完满落幕。音乐会呈现了文化的包容与交流的主题。日籍演奏家一曲《茉莉花》和选手们现场的即兴合唱,将“音乐无国界”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四届国筝大会之【风雅颂】名家讲堂——海外专场于2017年8月18日在日本神户国际会议场举办。名家讲堂有三场讲座,由樊慰慈、麻植美弥子、王小平三位带来。
首场讲座,由中国文化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学系樊慰慈教授给大家介绍了梁在平先生的古筝艺术和台湾古筝的演奏特色。
樊慰慈老师讲梁在平的古筝艺术
20-30年代,梁在平曾跑过山东、河南等多个地方,跟当时筝界众多的老前辈学习研讨古筝,并养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1980年梁在平创作了50~60首古筝作品,融合了各古筝流派的的特色,甚至适当了添加了一定的古琴指法,丰富了古筝艺术的表演,促进的古筝在台湾的发展。在梁在平古筝艺术相关内容的介绍后,樊教授以梁在平《长相思》一曲为例进行了细致的讲解、示范,并邀请参赛选手上台进行临场指导。
樊慰慈老师指导按弦的演奏
樊教授指出:“按弦两种,一种直角,一种圆润。直角是旋律式的按音,圆润是装饰式的按音。梁先生的按弦大部分都是圆润的,更富于装饰性。学梁先生的曲子不要按的太准,按太准就不好听。按弦的时候手腕一定要松,按弦从物理上看有点画圆的感觉。但是不能刻意画圆 按弦不能用手背的力量按弦。”
麻植美弥子是日本筝KOTO·十七弦筝演奏家MUSIKA国际音乐协会常任理事,讲座第二场她所谈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日本筝的历史传承和流派进行。
麻植美弥子老师给大家介绍日本筝
首先,讲的是战国时期的和琴。在最初,日本筝是和琴,六根弦。其发展与古筝、古琴相像。麻植老师以《庭火》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其次,她对唐传日本筝、日本筝的传承进行了介绍。最后,麻植老师有讲到日本筝的两大流派——生田流、山田流。各流派中具体的演奏技法、姿势及沿用曲目都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麻植美弥子老师与现场学生一起合奏
第三场,由1+1古筝基础教学法创始人王小平老师结合她做评委时的体验,以练琴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临场观众分享。弹奏状态的把握是首要的,包括面部表情的控制和身体的自然状态。具体到演奏中,每个音符弹正确的前提是每个手指的单独练习。王老师就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具体的练习方法一一进行了细致解析。
王小平老师讲手指关节发力
三场讲座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讲到台湾古筝、日本古筝,也有具体到古筝在练习中的方法问题。对参赛的选手们来讲,不仅了解了不同地域古筝的发展演变,也了解到古筝在实际练习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可谓受益良多。
研学之旅正式告一段落,对于参赛的大家来说,
趟过荆棘的路,青春就是会让你张扬的笑!
接下来,学员们参加了持续三天的游学之旅,至此,第四届国筝大会拉下了帷幕!
这一次,是一个不一样的旅程
这一次,不仅仅是旅程,更是学习
我们既增长了见识,又担了一份传承的责任
名家名品·琼花古筝
我们期待着下次重逢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