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0 18:35750
0
8月30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及“双减”“五项管理”督导有关情况。针对如何避免部分学校在利用课后服务超纲超前教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超前教学、超纲教学是不允许的,也是要严格禁止的,违规的也应该严肃查处。
K12教培行业时代的结束,将会宣告另一个时代的到来,艺术拓展、体育、科学教育将崛起!这才是教育的“初心”,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
然而,家长在对课外培训的课程消费选择上,已经开始逐渐的产生变化,他们追求更加个性化,对品质的要求更高。那么,双减之后,该如何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培训班呢?
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特点
对需求的准确了解是第一步。
如果是成年人去读培训班,首先是明确读了对自己有什么用。
给孩子选培训班也是同样的道理,先问问这个培训班对孩子有什么用,然后要看和孩子的兴趣点与特点是否相结合。
孩子的兴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试探观察,也能引导培养。
但是孩子的特点,或者说特性,却是难以改变的。
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一点,可能在很多方面都难以与孩子协调好。
人大概分为视觉型、听觉型、感觉型三种。
① 视觉型
视觉型一般都机敏好动、喜欢颜色鲜艳的事物、经常一心多用、说话简短平和开门见山。
这种孩子如果学习书法、绘画、篆刻、手工制作、体育等方面的培训,通常会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过程也是快乐多多。
② 听觉型
听觉型的人通常说话条理清晰、滔滔不绝,难以忍受噪音,做事注重程序步骤,肢体动作节奏感强,内心常自言自语。
这种孩子适合学习古筝、音乐、文学、语言、演讲等。
③ 感觉型
感觉型的孩子平时话不多、语速也较慢,通常一个完整句子分两三次才能讲完,比较注重交往中的感受、情感、心境,常做思考状,提出批评或感到不满的常常是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这种类型的孩子对于学习环境和老师风格的注重要多于所学科目和内容。
如果遇到合适的老师,感觉型的孩子特别适合小班教学,会常常感觉到关怀和尊重,而提高自己表现、增加学习效率。
如果遇到不合适的老师,小班制对于感觉型的孩子则是一种“灾难”,每次都感觉挫败感大于收获感,需要不断调节心理。
培养长板还是补齐短板?
① 根据孩子的特长爱好,选择最接近孩子擅长的领域,或者选择最接近孩子爱好的领域。
此种选择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增加自主能动性,使之本来优秀的领域更加优秀,最后达到卓越。
比如:
丁俊晖,不去学习素描、唱歌、钢琴等而专注于打球,从而成为世界顶级台球大师。
这就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长和爱好的典型案例,“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这个道理,不一定非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② 选择孩子相对来说最差的一个领域,不期望可以做到卓越,至少可以使之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类似于木桶原理,一个木桶最短的那块板子,决定了这个木桶的最大容水量。
此方法主要针对孩子的短板进行培养,使之接近正常水平,避免常规领域出现盲点。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