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 19:27120
0
5月21日-23日,第27届“百家筝坛”在武汉隆重启幕,全国各地的古筝老师们集结武汉,一场盛大的艺术交流论坛拉开帷幕。“百家筝坛”作为古筝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旨在推动古筝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时隔4年,再度回归,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5月21日
“百家筝坛”古筝艺术节·武汉站
第一天
5.21上午,由琴筝运营专家大平老师给大家带来经营课程《赚钱多的古筝机构是怎么干的》,现场的古筝老师们将身份全部转变到创业者的角度去思考。
20%有钱挣,80%没钱挣的时代已经来了,如何成为二八定律里面那20%的人?大平老师不仅给现场的老师们带来一套超落地的“方法论”。同时,针对行业现状,给出了多维度应对之策,现场的老师们无不收获满满。
青年古筝演奏家丁雪儿给大家带来李博筝乐作品《桃花源》的教学。《桃花源》这首作品最重要的两个点,一个是想象力,一个是控制力。雪儿老师说:“不管是教学还是演奏,一定是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走近,演奏者要让听众感受到你演奏的音乐,感受到你想表达的东西”。
除此之外,丁雪儿老师还教大家很多演奏技术层面的知识:1.《桃花源》如何营造出水波的意境;2.如何让点连成线,让音乐更连贯、更流畅,让旋律唱起来;3.演奏肢体动作如何配合我们的演奏;4.《桃花源》摇指演奏注意点;5.《桃花源》快板的演奏如何表现出湍急的水流,逆流而上的紧张感?
线下的课程总是更加有惊喜,老师们不仅能现场感受名家的演绎,同时,在教学上还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口传心授”,学的内容也更加扎实,牢固。
青年古筝演奏家刘颖带来其导师王中山的作品《晓雾》,通过刘颖老师的演绎,我们仿佛看到北京城各个时间段的画卷慢慢展开在我们面前。
通过学习,我们学会如何塑造舒缓、平静、缥缈空灵的意境;如何让音色发生多变;如何通过技术处理,让乐曲更有层次感;如何让左手琶音做出强弱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将“琶音”演绎出行云流水的感觉;弹快板的时候如何控制住气息;如何用呼吸稳定你的节奏。
两个小时的课程,知识点满满,老师们笔记密密麻麻,收获颇丰,这样的高质量线下培训,大大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丰富了老师们的教学曲库。
在“百家筝坛”不仅让现场的老师们学有所获,琼花古筝苗厂长还给大家带来了“锦鲤”的幸运。苗厂长分别颁发了“定制大筝码”、“手绘小古筝”、琼花古筝“莲水谣”、和田白玉筝码吊坠,全场幸福感氛围瞬间拉满,全场激情欢呼一片,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随后,继续由琴筝运营导师大平老师给大家带来《乐器的销售》课程。如何打好销售的基础,如何找准销售的埋点和锚点,又是一节烧脑且干货十足的课程。老师们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即使课程一直延续到晚上近8点,也没有一个老师离开位置。
5月22日
“百家筝坛”古筝艺术节·武汉站
第二天
由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王小平带来《1+1古筝教学法》的课程。王老师以托的夹弹法为例,跟大家分享何为“技法模块化教学”,老师们跟着王小平老师在课堂上边说、边做、边落实,切实地感受到1+1教学法的科学性。什么是好教学?王老师说“好的教学不是老师的纠错能力强,而是学生的错误从未发生”。
“1+1”技法模块化教学,就是降低老师们技法教学的难度,让老师们在教学时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学生一说就懂,一学就会。“乐曲情境维度化教学”按照“音符—点、乐句—线、乐段—面、乐曲—体”的对应关系将技术与音乐情感相融合,找到符合音乐情境的弹奏表达。
王小平老师介绍完“1+1教学法”之后,一加一古筝教学法研发总监杜娟老师,分别以技法“托指法”为例、以乐曲“挤牛奶”为例,给大家讲解“1+1教学法”在技法教学与乐曲教学上的实际运用。现场老师们整齐划一地演奏跟练动作,就是1+1古筝教学法科学性最好的证明。
上午的下半程课程由琴筝制作导师,琼花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苗红给大家分享《古筝的制作工艺及古筝销售的切入点》,学习古筝制作工艺,有助于老师进行古筝的挑选和保养。老师们可以根据制作工艺的优劣来判断古筝的品质,从而帮学生挑选品质可靠的古筝产品。除此之外,古筝老师们日常还能教学生们一些古筝保养的知识,这样可以大大延长古筝的使用寿命。
青年古筝演奏家赵墨佳带来自己创作的古筝独奏曲《蕣》的教学,这是这首作品第一次在线下进行公开授课,对于现场听课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和宝贵的体验。蕣在《辞海》里面的意思就是木槿花,木槿花花期虽然比较短暂,但盛开的时候却无比的美丽动人,仿佛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即使短暂,也要用力地盛开,用力地活在当下。
赵墨佳老师还给现场老师们逐句讲解,让每一位老师都能理解作品背后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去演绎这首作品。
琴筝运营专家大平老师给大家带来暑期招生之“六一”,讲述培训机构招生的“底层逻辑”,如何保证校区的“续学率”、“转介绍率”,如何做好分步骤招生?这些满满的“方法论”,真的超级受用。
除此之外,大平老师合伙人王素华老师还给现场的老师们带来了“六一”的招生方案,方案可直接搬运,助力老师们抢占“六一”市场,拿下暑期招生。
“盛世琼花·筝行天下”古筝音乐会
当晚,由琼花古筝冠名的“盛世琼花·筝行天下”音乐盛宴,在全场共同期待的下拉开了帷幕,更是将全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丁雪儿老师的《墨戏》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将古筝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曲目可能融入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元素,通过古筝的音色和技巧,展现出墨色在宣纸上的流动与变化,使听众仿佛置身于一幅幅水墨画卷之中。
刘颖老师的《晓雾》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面感的作品。王中山老师于2006年创作这首现代古筝独奏曲,作品以温婉而富有诗意的笔触,描写了京城晓雾的景色。刘颖老师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音乐修养,将这首曲目中的缥缈、空灵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于清晨的雾霭之中,感受到那份朦胧而神秘的美。
赵墨佳老师的原创筝曲《蕣》同样是一首值得称赞的优秀作品。这首曲目可能以蕣这种短暂而美丽的植物为灵感,通过古筝的演奏,诠释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赵墨佳老师以其细腻而富有情感的演奏,将这首曲目中的情感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听众能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三位演奏家的演奏曲目各有特色,别有韵味,无论是技巧的运用、情感的表达还是音乐的理解,都展现出了他们的高超水平和深厚底蕴。他们的演奏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为古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下半场则是三位老师分别与学员同台演出的曲目《兰亭序》、《象王行》、《上春山》。
当动听的旋律在音乐大厅回响,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奇妙世界。这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音乐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
5月23日
“百家筝坛”古筝艺术节·武汉站
第三天
青年古筝演奏家程皓如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俯身修行与纵身共情演奏实践分享》。她以深厚的音乐底蕴和独到的见解,引领着现场的每一位古筝老师走进了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古筝世界。
程皓如老师首先强调了基本功在古筝演奏中的重要性。她认为,扎实的基本功是成为一名优秀古筝演奏家的基石。因此,她带领大家用科学的方法逐一练习了一些常见的基本功:抹托、快速指序、琶音、摇指等技法,并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给予了耐心地指导和纠正。
基本功的练习没有任何捷径,只有日复一日的练习,才能让你的演奏更加扎实。除了基本功,我们还要注意触弦的角度和深浅,手臂、肘、腕子的贯通以及指尖的控制力,这些都能影响我们的演奏表达。
程皓如老师呼吁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也要将基本功的练习贯穿到我们习筝的过程中,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的演奏水平不知不觉中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下半场则由琴筝运营专家大平老师主讲,面对即将而来的暑假,他也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暑期招生的实用方法和技巧,他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市场观察,为大家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同时,大平老师还教现场老师们如何做好抖音“同城号”?如何高效运营!大平老师倾囊相授,希望这一系列招生绝招和招生策略,能帮助古筝老师们赢战暑期招生。
这次“百家筝坛”古筝艺术节·武汉站的活动,不仅为古筝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让大家在艺术的熏陶中感受到了古筝的魅力。精彩的分享、满满的干货让到场的每一位老师都收获颇丰。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次活动的收获运用到实际教学和演奏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和影响力。
阔别4年的“百家筝坛·武汉站”在全场的掌声中、欢呼中、不舍中圆满落幕,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收获了丰富的古筝知识,精进了古筝技艺,提升了教学方法,学会了招生运营,为老师们在古筝艺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更多可能。
“百家筝坛·古筝艺术节”是古筝行业的一座里程碑,历年来带领着古筝老师们不断地突破行业瓶颈,找准目标定位,逆势而上。我们也将继续前行,走进更多的城市,为推动古筝行业的发展贡献坚实的力量。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