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古筝琴码令人崩溃的“多米诺骨牌效应”,2个小细节,轻松避免!

桐桐

2024-05-09 11:32阅读352评论0

“多米诺骨牌效应”大家应该都熟悉,但如果古筝筝码发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也称之为“倒码”,那真的令人十分的崩溃,尤其是上台演出前发生这样的情况, 则更令人抓狂。


琴码发生“倒码”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一旦发生,对古筝面板的伤害是必然的,轻微的伤害就是一些细微的擦痕,严重一点后果则会在面板上留下凹进去的小坑,难以修复。



那么琴码为什么会发生“倒码”情况呢?我们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倒码”情况的发生呢?


一、注意筝码的摆放


养成习惯,调完音后把每一个筝码扶正,不要因为筝码看起来不歪就忽略这个流程,因为有些细微的倾斜是肉眼看不出来的,扶正的目的是让筝码底部完全贴合古筝面板。


除了扶正之外,还要注意古筝筝码摆放的角度,摆放的时候不能倾斜,筝码要与琴弦产生垂直,如果不垂直,也会出现“倒码”的情况。



二、琴弦对筝码的压力不够


筝码摆放要规范,具体可参考:5点定位法,教你徒手架筝码?

如果筝码整体摆放太靠左,琴弦对筝码的压力小,那么也可能会导致“倒码”现象的出现。


避免琴码“倒码”,除了以上2点需要注意以外,还有一些小细节,我们也不能忽视:

1)不弹古筝时不要将胳膊或手肘靠在筝码上,平时玩耍时尽量远离古筝;
2)长途运输的时候,建议把筝码卸下来,不要偷懒哦;



如果你的古筝面板已经因为古筝“倒码”的问题而已经有擦伤了,那么也不用着急,一瓶古筝面板护理液就能解决!


注意:

1)面板护理液不能直接倾倒于古筝面板上;

2)面板护理液仅限修复古筝面板;

3)深度凹陷,缺口,不能填充,只能修复擦痕和印记哦。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