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为什么练了一周古筝,回课就像从没练过琴!原因原来在这里…

玉振

2018-04-11 09:35阅读597评论0

我是一名做了10年古筝教学的老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古筝,学古筝的好处不胜枚举:提高孩子气质修养,修身养性;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当然学好古筝也为孩子之后的成长添砖加瓦。


学好乐器有这样一条经验:无论是弹古筝,钢琴,小提琴,上课的时数,一般每周不会超过两个小时。而大量的时间需要花费在——练琴。


我们老师教得再好,学生不练琴,等于零。下课之后,每天至少要花费1个小时在练琴上。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一直和家长们灌输这样的道理:“要想弹好古筝,你的孩子每天都要花时间好好练筝!而家长一定要做好陪练工作。”


这里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古筝这个乐器,家长懂的人不多。孩子平时在家里练筝,由于没有老师的指导,家长也很难能做到专业,孩子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


在练筝的问题上,练错筝,比不练还要糟糕。因为不练筝,就是不进步,但练错了,就必须花大量时间来改正错误。


我在这里也总结了以下一些错误练筝的习惯,这些错误99%的孩子都会犯。


进度无长进

练琴不过大脑

练习过程需先动脑后动手。许多家长只知道让孩子机械练习,不仅容易弹错而且也没有任何长进。


曲子总不过

练琴错误读谱

在练一首新曲子之前,读谱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读谱一定要认真、仔细。以防止反复出现错误。许多家长因为对谱子不了解,并不清楚孩子是否正确读谱。错误的读谱,孩子会对一些错误会很根深蒂固,最后就会导致这首曲子总是不过。


弹奏不优雅

练琴姿势错误

对于弹古筝来说,姿势是弹好古筝的重中之重,正确的姿势可以让学习、练习事半功倍。不正确的姿势在长时间练习弹奏后容易出现身体的疲惫躁。并且对腰椎,肩膀,手腕,指关节会造成很大的负担,时间长了,手型肯定会出问题而且比较难改。


古筝的弹奏技巧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要弹出好每一首曲子是需要持续的、有目的的练习。如何弹好古筝?


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有效练习,才能学有所成。“陪练”对于孩子非常重要,可惜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能把“陪练”这项工作做好,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碰到3种类型家长。


1.不管不顾

家长当甩手掌柜

这类家长对我说得最多的话是“老师你多关照关照,我工作太忙顾不上。”


我有个学生,家长工作太忙,常常出差做“空中飞人”,孩子在家练筝完全靠自觉。每次回课,我都会问问孩子:“你在家好练习了吗?”他都会点头,但是一弹奏,指法生疏,错误百出。有没有练琴,唬弄得过“甩手家长”,却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


2.错误陪练

家长劳心劳肺

另一类家长,很听我的话,回家都好好地陪练。可是,效果还是不好。


我的另一个学生恬恬,她妈妈为了让她好好学古筝,每天晚上都在一旁督促她。可是青青来上课,她的水平并没有提升,一首曲子错节奏、错音很多。这让我十分疑惑,妈妈不是说你每天都练习2小时以上么?


后来,我听了她妈妈回家录制的“练筝录音”,恍然大悟。因为妈妈并不懂音乐,她根本听不出孩子哪儿弹错了,每天就是让孩子“重头来一遍!再来一遍!”她妈妈每天都在做“无效陪练”。


3.混淆概念

把任课老师当陪课老师

最让人无奈的一类家长,就属于这一类。他们觉得我既然是一名古筝老师,也花钱让我教课了,那陪练的事儿也应该是我的。“上课的时候让孩子多练练呀!”这类家长总喜欢本末倒置。


陪练不是教学,我作为古筝教师是教授给孩子系统的古筝弹奏技巧,而陪练更注重“纠错,指导,练习”。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