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古筝考级:让优秀的孩子更加优秀

玉振

2018-08-10 10:32阅读481评论0

有人认为:学古筝只是为了多学一门技能,培养孩子的气质,以后并没有打算走古筝专业的道路,所以没有必要去考级。家长和孩子对习琴的意义、对考级的目的没有清晰的认识,存在一定认识上的误区,使学琴之路难以为继。针对以上情况作一个剖析和建议。


对于习琴意义的再认识


孩子为什么要学琴?在学琴过程中空间要学到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这是琴童、家长和老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器乐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有一技之长——能弹会奏,掌握一定的器乐演奏技能和知识,还有让孩子通过乐器的学习逐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筝的学习过程,需要反复聆听、练习、比较和巩固,这一过程是逐步提高其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诠释美的能力的过程,是逐步提高其审美能力的过程。


器乐学习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培养其坚忍顽强、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学琴要持之以恒,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弹奏时需“精雕细刻”甚至“吹毛求疵”的细磨;弹奏出现问题时,还需要孩子去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需要孩子能坐住板凳,抵挡住爱玩的诱惑、克服疲劳等困难。


所以,习琴过程是其观察力、注意力、意志力、耐心毅力等学习品质逐步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孩子的心智成长和成熟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考级的再认识


为什么要参加考级?其实家长并不知道,考级更多的是一种过程的体验,而这个过程对孩子的性格,甚至一生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难发现,有一些琴童家长是抱着“盲从”的心态:随波逐流,赶“时髦”,别人报考级,我也不落下;有些是抱着攀比的心理,实际上,以上的几种考级心态,都违背了器乐考级的初衷:考级是孩子阶段练习成果的平台和校场。


艺无止境,10级过关“看上去很美”,但不能给习琴之路画上“休止符”。就像登山,10级过关只能说明乐器学习到了一另一个起点和平台,后面还有更高的山峰要去征服。


古筝考级并不只是考级

而是让孩子变优秀的过程

     

 学会面对压力


考试,就意味着面对压力。孩子将来会面临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升学压力,虽然古筝考级带来的压力相对升学考试而言并不大,但是却能让孩子提前学会面对压力,感知压力状态下的心境,学习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及做更加充足的准备迎接考试。当孩子面对其他类型的考试时,就会游刃有余。


学会面对结果


考试都有成绩,古筝考级也不例外。在短期内通过高强度的密集训练,考级通过了,会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让孩子懂得了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换取成功。即便失败了,会让孩子懂得反思自我,是否足够努力。所以无论成功与失败,都会让孩子慢慢学会面对结果,想要继续品尝成功的滋味就需要付出汗水,想要避免失败的挫折就不能有一丝的懈怠。


激发兴趣·磨练意志


虽说所有参加考级的孩子为了考试取得好的成绩勤奋的练琴,甚至牺牲掉一部分假期玩乐的时间,但是考级曲子的音符,让孩子们赋予了生命,孩子也因为攻克了一首曲子而格外兴奋,这是只有筝童才可以感知到的丰富的世界。即使在练琴过程中吃点苦、受点累,也能坚持下来,磨炼了孩子的意志。


古筝考级让孩子有了恒心和耐心

培养孩子的毅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可以改掉做事半途而废的坏习惯

一纸证书是更上一层楼的证明

每一次考级都是对学习的一次检验

荣誉感和自信也可以从中获得

孩子会更愿意展示、更渴望获得成长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