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10:55278
0
很多家长会发现,一到练琴时间,孩子不是要上厕所,就是要喝水,练琴过程中还时不时出来晃荡两圈。其实,孩子练琴的时候好动来动去,主要原因是孩子没有养成自己的练琴习惯,内心排斥练琴而亲近一些更轻松的事情。
琴童最初练琴的时候,很需要制订练琴计划。家长不妨帮孩子制订一张练琴时间表,让孩子按照固定的时间和顺序来练琴,帮孩子确立稳定的练习时间,形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以下是一小时练琴时间的安排——供您参考
具体说说每项练习的内容:
1、新课练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在15~20分钟内大脑的吸纳记忆状态呈现最佳水平。所以把新课练习安排在一天练习时间的最前端,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掌握新课内容。
2、基础技能练习——不管孩子学的是什么乐器,每天的基础技能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到每项乐器又不尽相同,以古筝为例,每天的基础练习需要练习四点练习等等。
3、休息时间——这个时间可以放任孩子自由活动,有些孩子喜欢在练琴时喝水、上洗手间,无聊地到处转转。好吧!我们就给孩子5分钟让他去做一些他想做的无聊事。
4、改错练习——这个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上节课的回课过程中,老师一定会点出孩子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通过专门的改错练习改掉不足,让技巧得到提高。
5、巩固新课练习——在1小时的练习之初已经针对新课做了练习,为什么在这段时间还要再做新课练习呢?要知道学琴学的是一种技巧,技巧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加以巩固的。攻克新课内容中的难点,针对性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孩子迅速提高新技巧的掌握能力,巩固练习在一小时的练习中必不可少。
6、保留曲目练习——孩子总有他喜欢的曲目,1小时练习的最后10分钟留给孩子自由选择吧!随便他练习什么曲目,不管是儿歌,还是他自弹的流行歌曲,只要他喜欢就好了。这也是提高孩子练琴兴趣的一种方式。
练琴时间最好固定,形成条件反射,到那个时间就开始练琴,这样孩子不会因琐事和情绪变化而找“借口”不练琴。
至于练琴时间,最好安排在孩子每天的放学后进行。经过白天一整天的文化课学习,孩子正好通过练琴换换脑子。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