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为什么要趁孩子7岁前送他学音乐?

玉振

2020-03-12 13:39阅读1089评论0

众所周知,学音乐有益儿童大脑发育。2016年,德国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员提出这一发现,新华社也转载了相关的报道,可以说是相当权威了!



来自德国汉诺威音乐和戏剧学院音乐心理学和医学研究所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直在“脑的可塑性”领域钻研,即后天环境和经验对人脑结构、功能的影响。他们分别对两组分别在 7 岁以前和 7 岁以后开始练琴、并且累计练琴时间相似孩子的脑部结构特点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比较研究,并与一组从未学过音乐的人脑部情况相比较。



研究发现,与未学音乐的人相比,学过音乐的人脑部与学习相关的海马体、与感觉运动控制相关的壳核和丘脑、处理情绪刺激的杏仁核以及听觉和语言处理区域的灰质体积更大。这表明,人在学音乐后,其听音辨别能力和双手协调能力都提高了。



研究还发现,学音乐越早的人,脑部与手指运动直接相关的区域——右侧壳核的灰质体积就越小。研究人员对此解释说,7 岁之前开始学音乐的人,大脑有关区域有一个自我优化的过程,不需要很大的灰质体积就能稳定、高效地起到调节作用,还可以提高未来的学习效率。

 

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新一期《神经影像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认为,上述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早期音乐教育对人脑发育的重要性。


其实,早在此项研究之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就曾公开过研究成果:7 岁前学琴或唱歌的幼儿智商,比一般同龄小朋友高出 3 分左右,幼童时期学习音乐提升智能的效果较为显著。


4~7岁是开发孩子音乐才能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一定要把握好!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骨骼的支撑稳定性、肌肉及关节的灵活性以及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反应能力,都已经基本能够胜任音乐入门阶段的技术训练要求。从心理角度来看,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已经在幼儿园的简单教学模式中建立起了一定的听课、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能够基本保证音乐入门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练习等环节。此外,还未上小学的孩子文化课负担相对较轻,学习的时间较为充裕,心理压力自然会小很多,能轻松快乐地入门。


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一定要让宝宝掌握一些实际的音乐技能,比如钢琴、小提琴、扬琴、古筝、二胡等乐器的演奏。凡需要手眼协调分工合作的乐器,对孩子各方面的智能都是一个很好的训练。


那么在童年时期,甚至幼儿时期开始学习音乐的孩子有哪些优势呢?


【绝对音感】


幼儿时期是孩子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听辨功能很精细,可以分辨四分之一音的细微音高差别。


在这个时期会比较容易建立音高感觉,如果训练方法得当,容易形成绝对音感;


【性格发展开朗大方】


幼儿时期是性格发展的初期,音乐会给他们一个出口,让孩子们在这里表现自己,形成开朗大方的性格,遇事不胆怯;


【身体机能发展】


小孩子身体机能还处于发展阶段,经过训练,手指和身体的灵活程度、听力和演唱准确等方面很容易达到标准。


后天学习的人身体机能发展完全,开发空间有限;


【无意识学习记忆时间长】


童年时期的生理发展特点是大脑结构与机能得到突出的发展,神经系统也进一步完善。


这一时期孩子处于对事物好奇的阶段,学习是无意识的,虽然并不理解却也能够很好的记住,并保留很久,长大以后刻意的记忆效果反而不会很好。


这也就是为什么,小时候学过的东西长大以后很容易重新上手,而前一阵学的却经常忘掉……


从小学习音乐的一些优势后天弥补不了的,如果有对音乐的喜爱,那么,趁早开始吧!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