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5 11:21893
0
许多人学琴前都会问老师:我有学琴的天赋吗?我的手适合弹琴吗?我的节奏感怎么样?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仿佛只有在学琴前就表现出拥有莫扎特一般的天赋。才是适合学琴的。
但其实很多权威的专家都提到现在的音乐教育已经不再是“唯手指长论”、“唯五音全论”的天下了,手指短有手指短的学习方法,节奏感不行就多用节拍器训练,听音不行也有专门的听音练习。
音乐从来都不是一件只需要天赋的事情。“你不必假装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前不久这句话被朋友圈刷屏,真的像寒冬里被人泼了一盆凉水,一下子清醒了,它就像是一个照妖镜,显示了自己忙碌外表下的碌碌无为。
对于选择练琴的人要远比其他看看书,锻炼身体之类的更难得到结果。有的人会问我们都这么努力练琴了,为什么却依然看不到更好的结果?
01
生活中的“伪努力者”
经常会听到有一些人说到:明明都有练琴啊!但却没有显著的进步!或者有进步,但是很慢!做一样的练习,有些人很快就上手,有些人却总要花更多时间才能熟练。
为什么会这样?
当你每次失败的时候都把,“一定是他天分高”的借口,带进你的思维,你的潜意识就会不断地阻止你自己努力。我这里指的努力是指 “真正扎实的努力”,不是那种坐在那边但心思早就飘到九霄云外的 “假装努力”。
是否意识到你只是在“假装努力”?
你每天拿著琴练习一小时两小时,却只是重复著那些你本来就会弹的基础练习或者乐句。
你每天坐着在书桌前花三小时念书,但是你的思绪就早就飘到九霄云外。卡在这一页、又翻到前一页,翻了下一页又忘记这一页,念了一整晚,却感觉什么都没念……
你有没有想过你真的专注了吗,你的专注又是高效的吗?
02
你的努力是否专注,能否配得上你的野心
对于一个刚入手的学员来说,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必备的条件,你需要有主动练琴的意识,学习欲望强烈的人,一定会有练习计划,一定会有验收标准。好比速度是一种衡量进步的标准。好比弹奏出更复杂的拍子,技巧也是。使用不同的音阶,不同的琶音交互运用也是一种进步的依据,从而提升专业能力。
所以,我们很多人请放弃“秀”努力,而是要真正踏实地努力练琴。
请不要做表面功夫,因为这是骗不了观众的。请不要假装练琴,因为结果真的不会陪你演戏。
反思:你是真的在练琴,还是在“假装练琴”?
03
练琴是要有计划和目标的
你有没有想过,所谓的练琴几年,你真正 “有质量的练习时间”,加起来可能比一个练习一年的新手还要少,这时候,练琴一年的人强过你练几年的老手。
你只是每天在弹奏你已经会的东西,那处于舒适区的你,根本就不可能进步。你必须要进入到挑战区,去弹一些你觉得弹起来很不容易的东西,弹起来卡卡的,弹到不卡为止。
有些东西必须要每天练习30分钟以上才能克服那个”卡”,当你每天只练15分钟,你就是在耗虚功,花拳绣腿,练好看到,再练20年你也不会进步。
正确的练习是持续不间断的专注,每一个拍点,注意好每个八分音符、甚至16音符有没有弹对弹准,怎么可能不累。
一开始只能专心练习半小时,到后来可以一小时(这一小时都必须是专心的)…但后来可以专注两小时…如果能够每天专注练习三小时以上。我跟你保证,绝对会迎来高手的境界!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