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 10:121156
0
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呢?由于种种原因,乐器考级中“跳级”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考生规模越来越庞大,许多家长都会有一个疑问,考级是一级一级考上去好,还是跳级好呢?
有的人认为一级一级考上去能更好的打好基础、把演奏技巧、乐理等音乐知识学扎实,但又有些人认为跳级可以让孩子更快的考上十级,如果能在初二就考完十级,这样接下来孩子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留出足够时间准备中考,还能节省学琴和考级的费用。
对于考级这两种不同的想法,我们来看看著名钢琴家、音乐理论家与教育家赵晓生和音协考级主编周铭孙是怎么说的?
在一次采访中,赵晓生教授被问到了对于现在我国考级制度的看法,他说道:人们对考级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问题,考级是为了检验自己的学琴情况,在中国却变成显示自己能力和程度的标准,许多人变得急功近利,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力还达不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就跳级、搞大跃进。这样会适得其反,越跳越改变了自己的学习进程,摧毁了基础,如果能耐下心来好好学,可以在音乐上收获很多乐趣,宁可好,不要跳!
当跳级已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潜规则”时,它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1、最直观一点:考级不合格率激增
2、曲目难度跨度过大,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3、接触的曲目变少,基本功薄弱
音协考级主编周铭孙:学琴如同盖高楼,要打好地基。
周铭孙教授在采访中他是这样说的:考级这件事做了十几年了,它使得整个教学更有规范、循序渐进,基本上安排是一年一个级别,如果小孩五岁或者六岁开始学,十四五岁能到十级。
就像盖房子一样,要盖一个高楼,地基要打好,一个负责任的乐器老师应该了解这个,要对学生负责,第一、第二年必须打好很好的基础,为以后造高楼大厦打好基础。
家长和孩子首先应该端正孩子学琴的动机。培养动机的重要性在于,有助于把握对孩子的要求,以及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使我们保持耐心,而不是不顾孩子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差异,盲目地与高才能的孩子比进度、比质量。
总结:
考级要重视,跳级要慎重;把考级当作阶段性检验学习成果的参考标准之一,但不把考级当作唯一的学琴目的;不要为了功利目的,干扰孩子正常的学琴节奏。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摆正心态,不要着急,陪孩子一起探索音乐的快乐;也希望老师们多多掌握考级的科学规律,给予孩子更好的指导;最后,希望孩子们在考级中都有优异的表现!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