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练琴没效果?家长是否过分强调了“快乐成长”!

玉振

2020-05-21 11:02阅读698评论0

每天3小时,老师捡到宝。

每天2小时,手指琴上跑。

每天1小时,及格刚刚好。

每天半小时,总比不练好。

每周1小时,不学就趁早。



如果一周内,你只有两天练了琴,而且加起来不到一小时,那你一年其实只练了52个小时的琴!全加起来都不到3天时间!


每天练琴60分钟,只能产生能72小时的肌肉记忆。也就是说,3天内你不会忘,第4天你就全忘了!



如今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这本来是一种好事,也是社会的进步。可往往因为自身的膨胀,加之对所谓的西方教育只知皮毛的浮夸态度,过分强调“快乐成长”,从而矫枉过正,尊重实际上变成了遵从。孩子一句不想学了,买来不到一个月的琴就准备卖掉。


很多人说孩子不喜欢练琴,说到底,这是人天生自带的惰性作祟,别说是孩子,大人也会这样。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不仅需要孩子勤奋刻苦,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



一位家长曾与我分享女儿的学琴经历:每周风雨无阻地送女儿去学琴。女儿上课,她也跟着记笔记、背乐理。结果,女儿学琴10年,考过了10级,她也跟着学会了弹琴。


在学琴的过程中,她女儿也曾有过要放弃的念头,正是她的这份认真和耐心,才让女儿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去,让弹琴成为了女儿最大的爱好。一个优秀的孩子,绝不可能横空出世,其背后必然有着父母付出的无数时间和心血。


弹琴不动脑 = 白练!


主要症状:

演奏卡顿,调性错,错音多,指法错,节奏错,毫无任何音乐表现力。手上不肯慢,脑子跟不上。


药方:

看清谱子,分手练,慢练。


弹琴拖延 = 白练!


主要症状:

今天不想练琴…头晕…我肚子痛...我还有作业没有写完...我今天手指脱皮了...练琴的时间已经到了…


药方:

制定每天的固定练习时间,定时打卡,没有达标,拖欠作业,必须要有相应惩罚。“全勤”的话可以设置奖励。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如果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后悔,父母就要承担起责任,在孩子想要放弃某项学习的时候,对他说声:“孩子,再坚持一下,我陪着你。”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