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筝艺传承 | 有一种信仰能让你舍己跟随!

玉振

2020-04-09 15:06阅读7473评论0

自古以来,古筝音乐虽内涵丰富,堪称华夏瑰宝,却由于“曲高”所以“和寡”,不能被大众亲近。


有一个人偏偏不信邪,不信古筝注定“小众”,他自信古筝定能和之者众。音乐难懂就换音乐,形式单一就改形式,他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总有办法能让众人改变对待古筝的态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他这么一“折腾”,竟然惊动了国家领导、外国元首,他把古筝弹到了领袖们跟前,弹进了吉尼斯世界记录......他就是后来的筝坛泰斗,载入中国筝艺发展史册的功臣——张弓!



如果中国现代古筝艺术事业的复兴,必须选出三位最具影响力的人,其中一位,必然是『张弓』。他的一生是个传奇,可以分为四个篇章:制作家的张弓、教育家的张弓,艺术家的张弓,活动家的张弓。前篇已经讲述过制作家和教育家的张弓,本篇讲述第三篇——艺术家的张弓,共同学习他责任担当、勇于改变、刻苦钻研、把握机遇的精神。


艺术家何以称为艺术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艺术造诣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肩上担负了很多使命,有个人的,社会的,国家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呈现艺术的价值。这不仅仅是兴趣,更是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要想改变别人,先得从自己改变起


40多年前,古筝表演十分稀奇,绝大多数老百姓闻所未闻。而古筝之所以不像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那样被群众广泛熟知,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曲目往往含蓄典雅,内秀古朴,古筝独奏表演更像是文人自娱自乐的活动,大众比较难以接近。



张弓也深知这一点。要想让古筝成为大众喜爱的乐器,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够欣赏到优美的古筝音乐,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而要通过一些方法先将人们的目光吸引过来,再引领他们逐步深入。因此,对于古筝音乐的普及需要做的,不是责怪人们的审美水平不足,而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匹配他们的心理需求。例如,从音乐的角度来讲,张弓想:要想让人们一听就喜欢,就得多创作人们听得懂的音乐、让古筝演奏他们喜闻乐见的旋律!



由于张弓所在的扬州属于江苏地域,张弓就采用大量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亲手改编了一系列古筝乐曲如《放鸭歌》、《拔根芦柴花》等等;又用时下热门的电影插曲以及群众欢迎的戏曲曲调进行改编,用古筝将这些熟悉的曲调演绎出来,让听众倍感亲切!



从演出形式上,张弓也琢磨如何才能让老百姓一看就喜欢?由于张弓的少儿古筝培训班都是上集体大课,所以课堂上经常几十台筝同时练习、一起演奏。当几十台古筝同时发声,声音洪亮,场面大气,效果与众不同。张弓干脆就把这种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古筝演奏形式,对外进行演出!果然,当几十台筝一齐奏响,气氛热烈,气势恢弘,十分振奋人心!再加上孩子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整齐划一的体态动作,尤其令人赏心悦目,耳目一新!这才有了1986年第一次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上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性一幕!


机遇,在等着有准备的人


张弓创新的这一大型古筝合奏的演出形式,令所有观赏者很容易就对古筝“一见钟情”,因而扬州少儿筝团的名气很快传遍全扬州,筝团经常接到市政府部门的邀请,出席各类高规格的演出场合,参与国内外贵宾的接待工作。



1988年春节,张弓接到任务,参与领导的接待。大年初一,张弓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欢迎表演,演出后,主席和小演员们亲切合影留念。



1991年,市政府邀请张弓培训班的古筝小演奏员们,用古筝表演进行欢迎金日成到访扬州。欢迎演出在扬州瘦西湖的熙春台举行,一曲奏罢,两位领袖都报以热烈掌声!


短短数年中,扬州少儿筝团共圆满完成接待任务达三百多次,每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得到领导、外宾的盛情夸赞!而面对高频次的接待演出工作,少儿筝团的小筝手们丝毫不输阵,哪怕再密集的演出她们也可以应付自如。


1988年中央电视台采访扬州市歌舞团


这是因为,张弓几乎从不需要召集她们专门排练,课堂就是她们的排练场。课堂上,张弓对他们精密训练,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们训练有素,前一秒还是课堂上的学生,后一秒一有演出任务就像部队一样直接开上“战场”进行实战!


1987年接待外宾


2002年接待李岚清、回良玉


2001年在扬州市体育馆千人古筝表演


登台表演,一方面能够历练孩子的演奏水平,因此孩子们对演出格外认真对待;另一方面,演出又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孩子们平时上课、练习更加认真投入,这样又使得演出效果有了保证!如此良性循环,孩子们的学筝精神头十足!


1991年,中国古筝艺术第二次学术交流会上百人在齐奏《迎宾曲》


点滴小流,终汇成滔滔江海


1988年10月,在“中国扬州首届琼花艺术节”开幕式上,张弓组织124名小朋友排演的少儿百人古筝大齐奏再次获得成功。中央、上海、江苏、扬州等各大电视台纷纷对这一演出盛况进行了实况转播。


这样规模的古筝合奏演出,创下历史记录!这样极具震撼力的音响效果,这样规模宏大的场面,在整个中国民乐的发展史上都是一件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张弓和他的筝团让古筝在民众面前亮相,并且让人们发自内心爱上古筝、爱上咱们自己的民族乐器!


1988年,百人齐奏


2007年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年之际,张弓携2007名筝手,共使用2008台筝,同时奏响世界经典旋律《茉莉花》!动人的音乐撼人肺腑,天籁的筝声响彻穹庐,随着《茉莉花》最后一个音符的结束,大厅里霎时漫天飞扬起喜庆的彩花,全场数千人雀跃欢呼!这一场演出参与演奏的人数达世界之最,创吉尼斯世界记录!


2007年张弓携2007名筝手挑战吉尼斯纪录


如今,古筝合奏已经成为古筝音乐的一种经典演出形式,在各处的音乐舞台上随处可见,几乎也成为各类筝乐演奏会的保留节目。气势如虹的音乐总能振奋人心,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张弓也实现了他的夙愿——古筝音乐不再叹知音难觅!


一个人只要爱上了艺术

就会将一生奉献给艺术

因为热爱,所以专注

因为责任,所以坚持

因为有梦,所以前行

张弓的梦

是让古筝音乐不再叹知音难觅

如今,早已实现



一个人,一品牌,一个梦

张弓·筝文化传承基地

玉振·筝制作研究中心

延续张弓精神,肩负张弓使命

初心不改,筑梦路上,邀你同行

助力小小传承人

“筑梦金”答题闯关活动

热力开启,期待你的加入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