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文化传播 | 有一种担当能让你戮力前行!

玉振

2020-04-14 16:53阅读788评论0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天下不少爱筝之人,意欲加入全国筝业之大家庭,却苦于“回家”无门,不知家在何方?


有个人,心心念念想给天下筝人打造个共同的家,让八方兄弟不再孤独漂泊。为此,他积极参与促成了全国筝界最大规模聚会,每隔四五年盛邀海内外筝艺游子回“家”看看。


有了家,大家劲儿往一处使,事儿往一处想,没想到古筝大家族因此日新月异,发达兴旺......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筝坛泰斗,改变中国古筝行业发展的关键人物——张弓!



如果中国古筝之乡扬州,必须选出一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那他,必然是『张弓』。他的传奇一生主要可以分为四个篇章:制作家的张弓、教育家的张弓,艺术家的张弓,活动家的张弓。前篇已经讲述过制作家、教育家和艺术家的张弓,本篇为最后一篇——活动家的张弓,共同学习他勇挑重担、不畏艰难、冲锋在前、砥砺前行的精神。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古筝艺术由于历史原因,长期在小范围内流传,因而从业人员分散,信息交流不畅。许多爱筝之人,未免感到孤军奋战,孤掌难鸣,有心为古筝事业多做贡献,却苦于力量微薄,难成气候。即使做出些许成绩,也常常为没有知音分享成功的喜悦而孤独失落。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有远见卓识的筝家聚在一起,共同商讨古筝艺术的发展大计,当时正处中年的张弓先生,也在此列。经过商讨,大家一致认为,古筝行业想要繁荣发展,必须汇聚起全行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方能干成大事,彻底改变古筝行业的面貌。



自发当起“老大哥”,热情迎接四海兄弟


1986年,在诸位筝家的积极参与促成之下,中国古筝艺术界第一次全行业规模的“聚会”——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隆重召开。为了这一次聚会的成功举行,作为重要策划者、执行者的张弓,不知写了多少封信,跑了多少趟邮局。全国乃至海外与会的筝家,都把张弓当作主要联络人,“有事找张弓”,大事小情疑难麻烦都请张弓先生帮忙解决。由于扬州地处长江以北,南方来的旅客得要从瓜州渡口渡江抵扬,张弓就在江水两岸不知渡了多少个来回,迎接来扬的与会代表们。有的筝家辗转多地半夜抵达,张弓始终忠实守候,精心接待。


1986年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合影


他深知,专家们从五湖四海齐聚一地参加大会十分不易,只愿大家千里迢迢赶到这里,能体会到“宾至如归”之感,尽量免除后顾之忧,专心商讨发展大计。


1986年10月26日,期待已久的第一届交流会如期开幕了!顾不得感慨,张弓又前前后后地忙活,参与张罗研讨、演出事宜。大会上,人们各抒己见,为古筝艺术事业发展出谋划策;诸多演奏名家倾情献艺,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现场一派热闹非凡。



当几十名小筝手齐刷刷亮相,用稳健的台风、娴熟的技巧合奏出张弓先生亲手编配的《放鸭歌》等曲时,许多与会来宾禁不住流下激动的热泪。尤其是古筝行业前辈们,纷纷感叹“古筝艺术后继有人了!”在这一次大会上,人们亲眼见证了古筝艺术的巨大潜力与勃勃生机,这次大会上,人们仿佛已经看到即将喷薄而出的繁荣的古筝事业!



星多天空亮,众人拾柴家族旺


会后,回到各自岗位的与会来宾,迅速展开大踏步的推进工作,将古筝的普及教育、技艺研究、乐曲创作、乐器制造等等事业都推上了前进的快车道!


这也就是为何在八十年代至今短短的几十年间,古筝产业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成为仅次于钢琴的中国最热门的器乐产业!个中缘由,正是全行业人牢牢地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高效、高质地干成了一件惊天动地、利国利民的大事!而自1986年起至今每四到五年一届的全国交流会,就是对于全行业的强力的“粘合剂”、“催化剂”!



而这八届不间断的成功的大会,张弓不得不说是功不可没。为了大会如期举行,每一届大会,都是他一遍遍写信给市有关领导,再由市领导进京向中国音协提出申请,再自上而下按规程一步步下达通知,有序推进。而为了大会能够办得出彩,每一届大会,又都是他跑前跑后,发动扬州各界人士,提供场地、经费的赞助支持,使得大会的规格一届比一届高,吸引来的同行一届比一届多。



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俨然成为古筝人心目中的“人民代表大会”,扬州也成了古筝人的“朝圣地”,每年往来扬州交流、学习的筝人络绎不绝,而扬州,因其在古筝行业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古筝之乡”、“中国琴筝产业之都”!



有家的筝人,不再孤单


自此,全国乃至全球的古筝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家,无论人们身处哪一个角落,人们的心都与这个家牢牢牵系,所有人都自发尽责地耕耘在自己所处的岗位上,站好属于自己分内的那一班岗。


因为人们都知道,每上好一节课,每校准一个音,都是在为这个家能够建设得更美丽而做的一分努力;因为人们都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前辈们正是用一滴滴汗水汇成今日古筝业的浩瀚之江河,用一件件实事垒成今日古筝业的雄伟之华厦。


因此,为了人们共同的大“家”,每个人都任劳任怨,不辞劳苦,只盼着,再隔四年如期回“家”之时,家人们历数成果,让“家乡”荣耀,让“亲友”自豪!


有心,有梦,就有家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张弓以责任和情怀

托起天下筝人的缤纷之梦

玉振不忘初心,继续筑梦前行



张弓·筝文化传承基地

玉振·筝制作研究中心

延续张弓精神,肩负张弓使命

特殊时期,温情相伴

助力小小传承人

寓教于乐,寓学于趣

“筑梦金”答题闯关活动

活动进行中,期待你的加入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