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1 10:09799
0
古筝有着悠久而又深远的历史,它以优美的旋律而吸引着众多人的喜爱。"古筝热"在近年来尤为明显,其中也出现许多优秀的演奏家与专业人员,他们精湛的技术是靠平日大量的练习以及丰富的情感阅历而得以演奏的让人如痴如醉。如何提高古筝的演奏技法,慢练则是重中之重,它是演奏好乐曲的基石。
慢练是用低于作品要求的速度进行练习。它是解决快速的、节奏复杂和技术难度大的作品首选且又有效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科学的练习方法之一。
但是,慢练并非仅仅是单纯的速度慢,因为慢练本身也存在方法科学与否的问题。倘若慢练方法不正确、不科学,一旦养成错误的演奏习惯,再纠正就更困难了。
慢练误区一:
将一个个音慢慢按下去,又慢慢抬起来,手指动作幅度很大,触弦速度缓慢;
后果:手指迟钝,弹奏死板,毫无效果;
慢练误区二:
在慢练中,因为放慢了速度,而有空加入了许多多余的动作,形成了错误的动作组合,把连贯的正确动作路线改得面目全非;
后果:长期如此,则会造成古筝演奏的顽固性错误。
慢练误区三:
把慢练当作机械性技术练习,脱离了音乐的需要,枯燥乏味。
后果 : 失去了乐曲原有的味道。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花了很多功夫去“慢练”,却总是练不好作品的原因。可见慢练本身方法的科学性是何等重要。
科学“慢练”的方法
1、思想上积极认真,手指的弹奏动作、触弦感觉、音乐分句、音色控制、音量变化、音乐处理等都要按照快速弹奏的要领去练习和领会。
2、每一个弹奏的手指仍然是积极主动、灵敏有力的,弹奏出来的每一个音仍然是清晰而富有弹性的,与快速弹奏时相同,只不过慢练时手指动作幅度可以夸大,而随着速度的逐渐加快,则要逐渐缩小动作幅度,弹得越快手指动作越精炼。
3、慢练的过程中使得每个手指的弹奏动作,弹奏出的每个音能得到大脑充分指挥、耳朵清晰检查就可以了。在慢练过程中,因为速度放慢了,练习者应利用足够的时间来耐心练习合理的动作组合,找到连贯的最佳动作路线,保持弹奏动作不变形,达到克服技术难点,成功演奏出作品的目的。
“慢练”与“视奏”
一首新的音乐作品,从视奏时就要学会慢练。正确的方法是思想上高度集中,眼睛略超前地看着两行乐谱,双手以自己能控制的慢速度准确地弹奏,保持音乐的完整性。
这种慢视奏便于学生仔细、认真地读谱,并有相应的反应时间来得及对乐谱做出反应,力求在一开始就把谱面上的各种要求弹对,少出错或不出错,为下一步弹好作品做了良好的开端。
由于在视奏过程中,学生既要照顾谱面又要注意弹法的正确,其难度是很大的。只有放慢速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考虑弹奏方法、弹奏技术、弹奏动作的正确性等。
长期以往,运用准确、科学的技术方法弹奏作品,并且在作品逐渐练习成熟的过程中,把这些技术、方法也得到了相应的巩固和提高,能够较快地达到熟练掌握作品的程度。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既可以达到练琴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
“慢练”的程序
慢练的程序应是:慢练——熟练——快练——慢练。也就是说,先是放慢速度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序后再加快速度练习,在达到所要求的速度和力度后,再放慢速度演奏,以便检查在如此快速度的演奏下,记忆中的指法和演奏手法是否正确,音乐处理是否合理。
就古筝的单手技巧而言,应先把各手指的组合技巧分解出来进行单手练习,用眼睛来观察每个手指触弦的深度和角度是否合乎要求,同时用耳朵来仔细辨别在相同的发力点和相同触弦深度的基础上所发出来的声音共鸣,及时调整各手指的力度,以求得音色的均匀、统一。
进行慢练的办法可以用相同的发力点及相同的触弦深度和角度来进行慢练,还可以用不同的发力点及不同的触弦深度和角度来进行慢练,经过对比便可知道其中既明显又微妙的音色变化。如果能在慢练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不同演奏手法所产生的音色对比度,并根据不同速度要求的音乐片段中发挥出来,学生的音乐演奏和艺术表现力将更具感染力。
至于双手的技巧组合,则更应强调慢练。应先从慢练开始,在确认左右手分别的弹奏指法和音响效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再把双手配合到一起,在配合协调的情况下再加快速度。各乐段之间的连接处,也就是音乐情绪变化的起承转合之处,更应提出来慢练,以确保准确到位的音乐表达;
指间的轻重应注意配合气息的缓急来运用,并且要掌握好渐强、渐弱、渐快、渐慢的和突强、突弱、突快、突慢的表现手法,这些也应从慢练开始练习和把握。而且慢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感受自身的力量在身体各个部位—— 颈脖、肩膀、手臂、手肘以及各个手指关节和指尖的分布、流动和运动的协调统一;通过慢练,还可感受到在演奏中身体重心的灵活调整,使得今后的演奏动态更有活力。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