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微课堂 | 弹古筝时如何能做到松弛有度?

龙啸

2020-11-27 14:45阅读555评论0

我们都知道弹古筝时,放松的状态更有利于双手的运动,帮助手指在对的时间触到对的弦位,而紧张的状态则会影响到乐音的质量、弹奏的速度、力度的变化、声音的弹性、清晰度等诸多方面。


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没有压力、羁绊,才能保证运动的灵活自如,也才能弹奏出轻而不浮、实而不噪的声音。反之,演奏者没有做到足够的放松,还保留比较多余的紧张的状态下,时间久了,会出现肌肉疲劳、状态僵硬的状态,从而致使演奏在质量等方面都大打折扣。


其实,弹奏古筝时张弛有度的弹琴十分重要,它影响你乐曲的饱满度和丰富性,那么怎样做解决弹奏过程中能够松弛有度呢?


姿势放松


1、弹琴姿态要肩臂自然下垂,忌端肩抬肘

坐姿端正,肩臂自然下垂,曲肘搭手于筝弦上,头部略低。古筝演奏中对于弹琴姿态的要求目的就是让身体各部位都能够放松。演奏中忌端肩抬肘,因其夸张的动作阻碍了手臂的放松。演奏姿态正确,整个手臂才可以自由伸展,双手才能灵活弹筝,演奏也会更加清楚、连续。


2、力量与松弛统一

弹奏前先深呼吸放松,摆好姿势做好力量与放松的统一。肩、肘、腕在演奏中起的是推动作用,真正需要用力的还是用手指来拨动琴弦。因此,在演奏中找准着力点很重要。


3、舒适高度、协调坐姿

造成古筝演奏过程中手臂不放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演奏者没有选对适合自己的琴凳。演奏时,手臂放到筝弦上,琴凳的高度需要使弹奏者的腰和古筝平行,如此才不会使手臂感到紧张和紧绷。坐凳过高或者过矮都会影响演奏时的放松与力道发挥。


手指与关节放松


弹琴是需要指力的,最直接与琴弦发生接触关系的是手指。然而单靠手指或者说手指关节的运动,很难弹奏出好的或者打动人心的音乐。所以在一般的练习中,不能孤立看指法,而是要找到肢体衔接、连贯的感觉。


弹琴时,要把整个手臂中肩、肘、腕等支点部位以及大小臂两个重要部位的功能、作用考虑进来,只有在这些部位的支撑、配合、协调下,我们的演奏才可以做到得心应手,从容自如。


心态放松


基础必须是台下大量的练习,大量的练习,大量的练习!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现代人讲:我们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都是讲“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别无他法,只有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技艺磨淬醇熟,才能展示出自己的实力与松弛。


要注意的是,演奏中放松的状态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同于松懈。完全放松并非对演奏有利,没有肌肉收缩作用的完全放松就等于是松懈了,前臂下垂,不具有支撑性,也就破坏了弹筝的基本姿势。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