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琴器探究岳流:如何在岳山和弦高之间找到平衡?

一声一世

2023-02-10 13:54阅读28评论0

古琴琴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寓为高山之意,是古琴的最高处。项处逐渐低头至“临岳”,则又被称为“流水处”,俗称“岳流”,寓意流水之意。岳山通常由硬木所制,倪琴的岳山一般由小叶紫檀、大叶紫檀、老红木、酸枝木、花梨木等所制。木质坚硬,不易变形,不易跑弦。且所选硬木之颜色与琴面漆色亦有考究,以求和谐秀美之意。


古琴“岳山”和“龙龈”的高度,是决定古琴音色至关重要的两部分。古人素有“前一指,后一纸”之说。因为“岳山”和“龙龈”的高度直接决定弦高,从而决定古琴是否会发生煞音、拍面或抗指等致命缺陷,同时也决定了古琴的手感等。岳山的高度并非一成不变,其高度受到琴面厚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岳流”的影响。


市场上很多斫琴师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为了使琴不产生煞音或手感好、易弹奏,片面的追求“岳山高”或者“弦路低”。“岳山高”的琴易致弦离琴面过高,右手虽易出声而高音区按音非常难按;“弦路低”的琴左手易出声但琴弦过低却很容易出现煞音。对于弦高抗指的琴,一般斫琴师首先选择便是降岳山,却忽略了岳山与岳流的关系,导致降了岳山之后,琴体反而出现各种煞音。


“岳流”通常是指古琴的自肩至岳山的逐渐低头处,在唐代甚至更早就已经有此制。传世的古琴或是制作精良的琴,一般都有“岳流”,但高低颇不一致。比如著名古琴“鹤鸣秋月”、“长风”等岳流较大,低头三分半,因此不少琴人们又将其称为“大低头”。“大低头”的琴岳山高而弦路低,右手易弹,左手易按。正所谓“复手可按,触指音发”。但琴面必须十分平整,否则易出现“刹音”,这就对古琴的制作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古代文人雅士常望山咏志,藉水传情,而水又常发源自高山,故此古人将“岳山”寓意高山之意,“岳流”寓意流水之意。不论古今,高山流水觅知音总是人所向往的。而知音不仅仅指人,琴亦是。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