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15:04589
0
说到“音准”可能有很多人并不觉得有多重要,有的人可能觉得学古筝“技法”比较重要,有的人觉得“手型”似乎更重要一些,这些都没问题,但是“技法”、“手型”等这些都需要建立在“音准”的基础上。
那们平时我们该如何建立“音准”的概念,训练自己的“听觉”能力呢?
一、训练自己的耳朵
调音调准
要养成每次练琴前调音的习惯,古筝是非固定音高的木质乐器,容易受天气、湿度的影响,导致音高出现细微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去调试古筝的音高。初学时我们可以借助调音器调音,学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可以尝试用耳朵去调音,之后再用调音器去检验,这样时间长了,耳朵的听音能力就会有显著的提升。
按音按准
很多初学的小朋友在“按音”时很容易出现按音按不准的现象,这时候一定要进行及时的纠正,确保把每一个音按准,不然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小朋友们辨别“音准”的能力,到时候再要纠正就很困难了。所以,前期学习就要依靠老师的不断纠正从而逐步形成音准的概念。
二、唱谱训练
练习每一首曲子之前可以听听乐曲演奏范本,看着乐谱,跟着唱谱,唱谱的同时把音高也唱出来,不要只唱节奏,音高音准也要准确,要和演奏乐曲的音高一致。
三、录音检查
不要一味的埋头苦练,自我陶醉,自我沉浸。俗话说的好,当局者迷。我们可以经常把自己的练习用录音设备进行录音,录完音后再拿出来反复的去听一听,再和演奏家们的演奏范本进行对比,听听看哪里的音准不对,再反复的去练习,许多在弹的时候听不出来的问题,录音后听一下子会暴露的很清楚。
四、购买有品质保证的古筝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在选购古筝的时候一定要在正规的渠道购买古筝同时要购买有品质保证的古筝。一些劣质古筝,千万不能给孩子用,劣质古筝不仅用材、做工、油漆极差,最重要的是音准极其不稳定,音色不优美,孩子用了这样的古筝,不仅伤害孩子的“听音、辨音”能力,同时还会让孩子丧失学筝的兴趣。
“音准”对古筝的演奏来说至关重要,没有“音准”,就不可能弹出优美的乐曲,甚至可能把“乐音”变成“噪音”,所以,无论是对年龄较小的学生还是业余学习的成人,都应该重视对音准的训练。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