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8 13:55237
0
从孩子的天性来说,他们最喜欢的,无非是玩,弹古筝无非是玩,唱歌跳舞也是玩,画画乐高也是玩,玩腻了就得玩点别的,非要逼他每天2小时,每周7天的反复练习,赶着去专业考级,是很痛苦的。
为了减缓这种痛苦,家长们会想出各种办法,加以激励,比如买玩具啦,去吃大餐啦,带去旅游啦等等。
这种种的激励办法,会让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慢慢变成一种功利的选择,最后完全丧失了最初的热爱和激情。
有一个很流行的小故事,说的是一个独居郊外的老人家,每晚都会有几个不良少年在他门外踢垃圾箱玩耍,弄得他不胜其烦,于是老人家想了个办法,对不良少年说:我特别喜欢你们踢垃圾桶的声音,你们加油踢,每晚我给你们100块钱。少年们很高兴,踢得更起劲了。过两天老人家说,今晚只能给你们50了,少年们有点不高兴,再过两天,老人家说,抱歉,不能给你们钱了,你们只能白踢了,少年们非常愤怒,从此没有再来踢过垃圾桶,老人家得到了想要的宁静。
这个例子不太恰当,但可以把少年们踢垃圾桶,作为一种兴趣爱好的初心,而金钱奖励的加入,让这种纯粹自发的开心行为,成了一种盈利方式,此时,踢起垃圾桶来,内心的感觉就不再是爽,而是一种负担,会很累。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古筝爱好,之所以能维持这么多年,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家里“穷”。家里会对我,说:如果你的学习成绩每年都能进步五名,那么你可以继续弹琴。
所以,我的小时候,弹琴没有任何奖励,因为弹琴本身就是奖励。
也许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能坚持弹古筝这么久?
其实哪有什么坚持,其实,弹古筝本身就是最大的人生奖励好吗!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