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5 14:33817
0
“琴码”在古筝的振动声学系统中属于传递系统,也就是起到连接琴弦与琴箱的作用,负责将琴弦的振动传递给琴箱,从而发出乐音。因此,“琴码”在古筝振动声学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一,琴弦拨动必须通过筝码传导方可带动面板震动,引起共鸣箱共鸣。
其二,筝码在起看支撑琴弦的作用,功夫在左手,左手演奏中的“吟、揉、按、滑、颤“,必须以筝码的绝对稳定为前提。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关于古筝“筝码”上的学问!
古筝筝码发生开裂怎么办?
筝码开裂一般是由于材料干燥或者材料内损引发,如果开裂程度比较轻微,用502快干胶粘合即可,但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音色,则需要立即换琴码。
筝码搁弦槽的开口对音色的影响?
好的琴弦如何“坐落”在合适的搁弦槽内,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配合不理想会严重影响古筝的音质。细弦的搁弦槽如果开口过大的话,琴码会发生偏移,会对古筝的音色产生影响,粗弦的搁弦槽开口过小的话,当大力弹奏的时候后会出现倒码的情况。
因此,搁弦槽上的开口大小一定要足够的精准,以保证音色的完美传达。开槽必须圆润,不得有刀口,否则易造成琴弦快速老化,甚至断弦,所开槽的位置要居中,并且深度以对应琴弦直径的1/3为最佳。
关于筝码的材质?
在琴码的制作中,一般会选择振动传递速率较高的材料作为琴码的选材,这样可以保证琴码的传递效率和声音品质。筝码的纹理在选材下料中也很有讲究,以纹理全部垂直向下为最佳。
码脚底部和面板吻合度会影响音色吗?
码脚底部和面板吻合部分的面积大小,与古筝音质有很大关系。贴合不好,古筝不仅容易出现“跳码”、“移位”的情况,还会影响音色的传导,从而影响演奏的音色。因此我们在挑选古筝时,一定要进行一些大力演奏,检查古筝是否有杂音,是否会出现“跳码”的现象。
古筝筝码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数值参考)
D调的属性下,上码位置距离前梁内侧
标准筝(长1.63米、21弦筝)
1弦—16cm 左右
3弦—20cm 左右
8弦—35cm 左右
13弦—55cm 左右
18弦—73cm 左右
21弦—92cm 左右(也可摆放为后梁40厘米左右)
以上仅为参考数据,不同的筝可以根据各自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是儿童弹奏因手指力度有限,就相应的缩短琴码与前岳山间距,如果是成人弹奏可以按照常规古筝的设计要求来排列。那么究竟应放在什么位置,目前全国各地尚未统一,但基本上都认为筝码排列应以有助于弦的振动和方便按弦为原则。
如果家里已经有一套木质筝码了,那么你还可以备一套『半桐 · 弦柱』
传统筝码都是实木材质,实木材质必然会存在易变形,易开裂等问题。而『半桐 · 弦柱』采用高分子聚合物,不会开裂,材质硬度适中,声音的传递效率和品质更高,且发音集中,声音明亮并且能够立起来。
码脚干净平整,与琴箱贴合更紧密,不会使声音听起来生硬,也不会由于琴码码脚贴合不好,在传递振动的过程中会与琴箱面板发生微小的撞击从而产生杂音。
半桐 · 弦柱的搁弦槽,对古筝的音色极其敏感。开槽圆润,搁弦精准不移位,传声速度更快,且富有弹性。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