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1 12:36638
0
8岁的贝贝有个坏毛病,弹完古筝的指甲经常随手一扔。所以每天都要问妈妈:“我的古筝指甲放哪里了?”“我的胶布怎么又找不到了?”妈妈天天围着她转,不是帮她找东西,就是帮他收拾残局。
看完乱扔东西的贝贝的故事,我们会懂得一个道理:只要把所有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东西就很容易找到,生活也变得容易得多。
对一个孩子来说,养成“物归原处”习惯,其益处不仅止于保持物品有序,存取方便,提高生活效率,更是一种秩序性、完整性的思维培养,一种生活态度和品格的养成,它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会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何保持永不复乱的整理状态?其中的铁则之一,就是“物归原处”。
很多人的回答经常是:“太难了”、“做不到”。
按照以往的经验,我们会觉得随手放更容易,因为这才符合人的本性——懒。但其实你错了,无论从经济学还是心理学来讲,其实,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其实更容易。
比起要费脑解决无序所带来的各种额外动作、精力付出和时刻准备化解未知风险,至少“物归原处”有章可循,而你只需要简单执行,节约脑力。
“物归原处”的理解
也可以理解成善始善终,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困难的,却又是十分必要的,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思维的有序性,也有助于其责任心的形成。很多家长从字面上理解,觉得只是起到了维护环境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生活环境的有序更有助于形成孩子各方面行为举止的有序,尤其重要的是思维逻辑的有序。
“物归原处”的意义
1.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2.锻炼孩子的记忆力
3.学会物归原处
4.让孩子做事更有条理
在养成习惯的路上,的确需要付出一点有意识的行动和反复练习。但在那之后所体会到的愉悦,做到的人心照不宣。正如《桃花源记》所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一块优选的酸枝木
要经历17道以上的工序“千锤百炼”
还需邂逅一位懂它的工匠师
才能成为一件可藏、好用的
半桐·指纳
色泽与触感好似犀牛角的酸枝木,融入极具东方哲学的设计,经过反复手工打磨、磨光,使每一件指纳都只能用双手完成,确保每一件都浑圆、光滑而精致,每一处都贴近人手的使用习惯,每一件都能陪你更久。
指纳的光泽自然且温润,优质的酸枝木质,使它不易变形、不生倒刺。12.5cm的长度正好适合手握,不加修饰的结构设计,通体散发出来的,是原始的森林之美。
它方形的尾部做了圆弧设计,便于手持更舒适。在弹筝前,孩子们可以避免因银甲、云缠散落不全而让家长烦恼。
开口的磁铁设计,让抽与屉的结合更体贴、更无忧,当打开指纳的那一刻起就坚信,生活的仪式感源自对生活的一份敬畏,相信当你从指纳中取出银甲、云缠时,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真情;每一份自信,都是欢喜。
从收纳古筝指甲开始培养孩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态度让孩子受益终身【半桐·指纳】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