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3 14:0423
0
为什么说孩子的“习惯”问题如此重要?因为我们平时的行为有50%左右都是下意识的举动,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激发孩子更多的潜能,同样,对于学琴的孩子来说,培养好的学琴习惯至关重要,这不仅能让孩子学琴效率大大提升,还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01、养成制定练琴计划的习惯
在制定练琴计划的时候,我们可以遵循SMART原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具体化细化目标分解工具,也能促使我们养成每天练琴的好习惯,我们可以看下具体如何操作。
S具体的内容:明天要练琴
M目标的量化指标:明天上午要练基本功“快速指序”和乐曲《浏阳河》,基本功半个小时,《浏阳河》能完整的弹一遍。
A可以够得着的目标:完成这些内容所需的时间量和孩子商量过,是可以接受的。
R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赋予目标意义):通过练琴,通过音乐的熏陶,提升自己的气质,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T目标完成的具体期限:明天中午12点前完成。
这样一来,孩子的目标就变得非常明确了,也能激发孩子明天的行动力。
02、养成每天练琴的习惯
如果能够养成制定练琴计划的好习惯,那么每天练琴的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现在很多人已经做不到每天练琴了,孰不知学琴贵在一个"练”字。
03、养成唱谱的好习惯
“唱谱”对于学古筝来说太重要了,我们在演奏古筝时看的都是乐谱,乐谱是符号图形,属于视觉而不是听觉,想要把乐谱变成声音的唯一途径就是唱谱,唱谱可以将视觉与听觉结合,如果缺少这一步,将会出现弹奏不扎实,曲谱记不住等结果。
04、养成慢练、分手、分段的好习惯
在练琴时要分手、分章、分段、分句、分节,甚至分页、分行来练习。如果说“慢”是一架普通放大镜,它能把快速弹奏中出现的粗糙、错误一目了然,那“分”就是一台高倍分析仪,它能把在弹奏中产生的纰漏、隐患逐一找到它的源头,并加以清除。
05、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将东西“物归原处”,首先要规划出清楚的收纳空间,让孩子知道什么东西就该放在某个地方。孩子只有自己动手收纳整理,才能理解、内化“归位”规则,才能日趋独立。孩子在练琴结束后,家长要让孩子自己整理琴谱、义甲等用品,切不可包办代替孩子去做这些事儿。
小习惯,大成就。习惯是自我提高的复利,它是以指数的方式在增长。希望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出练琴的好习惯,从而掌控习惯,掌控自己的人生!
『半桐 · 指纳』七大收纳优势:
1)方便快捷;
2)指甲不易掉落,不易丢失;
3)精致小巧,方便随身携带;
4)胶布不会打结;
5)收纳更加精致;
6)方便下一次指甲的佩戴;
7)让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大大提升古筝练琴效率。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