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古琴重视“音源”“音准”

坊韵

2020-09-02 19:50阅读24评论0

右指“勾、剔、抹、挑、托、劈、打、摘”弹出的声音是琴音的源头,称之为“音源”。古诗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不清中游下游则浑,是必然的。


古琴“音源”的基本标准是音色要圆润饱满,“润”“圆”是古人说琴音“九德”里主要的两“德”。


然圆润饱满的音色是在琴的腔体结构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应用较为正确的弹奏方法才能获得,若弹奏方法不正确,就很难弹好古琴了。因此初学者须深谙弹奏方法、手指的运力方向、处理乐曲的基本原理与法则,通过练习掌握其中的规则,其实就是探究用何种弹奏方法才能使琴弦得以充分地完全地振动。


“音准”是任何音乐艺术最基本的一项标准,有音律范围内的音准,也有地域、民族风格范围内的音准。几乎任何乐器都是从音准、节拍、技巧开始训练的。音准可经过训练得到巩固,对音的准确性,有人是先天聪慧灵敏,但也可后天练得。从音阶、音程开始练习,也可在听其他音乐时注意音准。


与其他乐器相比,古琴的音准因有徽位的设置而更易掌握。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