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器评价网

关于古琴四种题材:畅、操、引、弄

小荷才露尖尖角

2020-04-23 14:19阅读25评论0

上古的琴曲有:畅、操、引、弄等四种题材,这几种题材都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畅”有《神人畅》《南风畅》等,“畅”是什么意思呢?六朝的谢希逸说:“达则兼济天下而美畅其道也。”这京是儒家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从自己做起,先把自己的身心修养好,再把家庭安排好,然后再扩展出去把国家和天下治理好,最后使天地万物都和谐共处。这是儒家非常重要的思想。如果一个读书人做了官后,不仅仅能修身齐家,还能够兼济天下,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而美畅其道也”,而以此为题材的乐曲就叫做“畅”。据说《神人畅》就是尧的作品,而《南风畅》则是舜的作品。我们看圣王尧舜的这两首作品就能够知道什么叫“达则兼济天下而美畅其道”了。


“操”是什么呢?所谓“忧愁而作,命之曰操,言穷则独善其身而不失其操也”。就是当人的情绪不好的时候弹出来的曲子叫“操”。虽然一个人贫困潦倒,不能做到“兼济天下”,但是他能“独善其身”,守持住自己的操守,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而不失其操也”,那么他也依然是一个君子。


注:宋大年先生著《琴学初蒙》中说:“操”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上是所有琴曲皆可称之为操,狭义便是忧愁而作。


“引”在古代有很多,像《走马引》《神化引》等。所谓“引”就是“进德修业,申达之名也”,也就是能够使君子所修行的德业更进一步的乐曲就叫做“引”。


最后一种是“弄”,像《梅花三弄》等,这一类的曲目是“性性和畅,宽泰之名也”。所以说古代琴曲跟儒家的思想关系非常密切,受其影响非常大。


更多

提示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