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15:0024
0
目前,古筝演奏中的身体动作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1、起
该动作分别为演奏前的准备动作与演奏中的停顿再起动作。首先,演奏者要保持优雅的体态,将自身置于风景秀丽的山水之间,随风而动。并在此过程中保持均匀、规律的呼吸,将演奏与自身的气息规律有效地结合起来,并进行如下几项练习。
(1)在表演前准备阶段,演奏者要对乐曲的激烈程度进行判断,并根据乐曲表演中的急促婉转、悠远流淌等需求来调整自身的呼吸,尽可能用气带动全身的每一个动作。当表演力度较强的乐曲时,演奏者的表演一定要铿锵有力,呼吸在保持饱满的同时要急促。当表演悠远流动的乐曲时,演奏者要缓慢起身,呼吸要保持缓慢,但要长远,此时的身体要随着手臂的运动而飘动,以此来烘托出一种唯美的动听姿态。
(2)停顿间的起手。由于古筝乐曲的演奏过程也需要换气停顿,为此在停顿间隙,演奏者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气息频率与动作,身体也要始终保持缓慢的姿态,以此为下一段乐曲的表演做好准备。
2、含
含具体指演奏起始时,演奏者上身手臂的起手动作。在演奏正式开始时,演奏者的身体要做好吸气准备,双臂跟随身体慢慢张开,小臂保持柔软有力。在一段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双臂要自然下垂,含于胸前,并逐步放松。在每一段乐曲结束部分,身体要结合乐曲的节奏保持均匀的呼吸,弹奏结束后,在最后一个音调时张开手臂,同样保持含胸这一动作,最后再准备将手臂慢慢收回,将呼吸调整到最平和的状态。
3、移
在演奏中,演奏者的身体会跟随乐曲演奏进行前后左右的随心摆动。这一过程主要以腰部为中心,演奏者的身体要结合乐曲频率进行无意识的动作,仿佛演奏者自身正处于乐曲的意境中。
这3大古筝演奏身体动作你都了解了吧?在古筝演奏中运用起来,让你的演奏水平更上一层楼。
是否确定删除评论